这次见面的地点约在了王绍龙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内除了一些日常的摆设,最显眼的就属办公桌对面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了。世界地图不如其他行业老总办公室内的山水画、油画等装饰品高雅,却颇有一番“实用”之意。伏案工作时,只要抬头就能看到3米外的地图,“这幅地图是我接任信义汽配总经理一职后,特意挂上去的。”王绍龙介绍道,这幅地图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构成了一个“圆圆”的世界,“这和信义LOGO的主体非常像。”信义LOGO的圆寓意圆融美满;其下方中心的“人”字形,蕴含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人”字下边的“三角”表达了信义人立足黄河三角洲,放眼全球,勇攀高峰的精神;“人”字的上方是无际的“天空”,更是象征着信义人胸怀博大,顶天立地的品格。
1987年,信义集团创立;1992年,成立了信义汽配。1987年至今,信义就是靠着这胸怀博大,顶天立地的品格,一次次跨过了一路上的大风大浪。
19岁的信义与23岁的王绍龙相遇了
2006年的信义早已跨过原始资本的积累,正向更高的台阶迈进。这些积累包括设备、资金、技术、主机配套、后市场等。
同时,19岁的信义“遇见”了刚大学毕业、23岁的新员工王绍龙。入职后,王绍龙直接去了摩擦片生产车间,也是他在信义的第一个工作。王绍龙是一个心存高远的人,在当时车间按照计件发工资,工人们大都为了当天多赚点工资。而他在车间做了最复杂和繁琐的补订单工作。从订单核对、产品查找、样品加工等各个环节快速的了解了整个产品的加工过程,同时跟生产各个工序的员工建立了深厚友谊。对生产的熟悉让他在后面的成长过程更加顺利。
2006年12月中旬,王绍龙被调往OE配套部门做业务员,这是信义最核心的部门。2007年3月,因信义的业务变动,王绍龙开始接触客户,其实2007年刚做业务的他略显生疏发展得并不顺畅。好在他积累深厚善于学习,在2008年他开始通过它仅有的新客户中博开始做吉利和长城的业务。这个时代从来都不亏待勤奋的人,他很幸运的赶上了自主品牌汽车大爆发的十年。十年来几乎每年200天以上的出差,让他在长城、长安、广汽、吉利、奇瑞、海马、大众、日产等整车厂获得了上百个新项目。从2007年销售任务100万到2014年升任部长时他自己的业务量已破亿。
十年磨一剑,从项目获取、样品加工、开发测试、路试、项目管理、方案改进、定价、批产、发货、售后服务、生产协调、质量处理。信义是一个很特殊的企业,他对人才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只要你想学、信义是开放的。这个过程他对公司的运作非常清晰。这么多项目早已把他和整个信义融为一体。王绍龙常常对外称他是信义的配方应用工程师,他陪着他的项目走遍了祖国各地的试车场,从海南岛的琼海试验场、五指山路试到襄阳的试车场到西部的垫江路试场、北京的通州路试场、黑河漠河他跑遍了中国的高温高湿极寒极热。像信义的产品一样他经住了考验。十年:信义的OE团队开发了九十余款车型,170多个产品给国内外车型配套。主机业务2017年已达2.5亿销售额。据了解,信义在国内自主品牌市场上占40%以上的份额;整个中国乘用车市场,信义占到10%以上的份额。信义OE团队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积累了无比深厚的人脉和经验。
王绍龙在信义汽配的这些年
在行业内,三十五岁年纪的从业者,有王绍龙这样经历的人不多,做过这么多主机项目的人也不多。这一点上,王绍龙有他的自信。“我们信义的OE是这样的,从项目开发、管理,到最后的售后服务、技术都要一个人去做。”王绍龙说道,“以前,项目立项、报价,到跑客户、拿项目、图纸的评审、技术要求、质量,再到样品的开发、加工、入市,这些工作都是我要去做的。”他开玩笑的说:信义OE是项目负责制,以前信义管理比较宽松,只有业务人员是靠业绩吃饭的,所以他们要从生到死全负责。 这就是他们练就十八班武艺的原因,这种模式对个人能力要求非常高项目人员也非常辛苦。但是有所失就有所得,这也许就是他短短几个月就把信义整理的井井有条的原因、也许是被政府和公司维以重任的基础。
2014年,王绍龙被提升为信义汽配OE部门的副部长,也是实际的负责人。整个信义的OE业务由王绍龙来负责,当时的老领导谢德山升任公司副总对OE的业务给了王绍龙充分的放权和支持。
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对于王绍龙来说,三十一岁升任信义汽配OE部门负责人,在信义的八年中学会承担和责任,走向了真正的成熟,而这一点对于信义来讲,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在信义发展的30年中,信义需要面临更大的抉择、挑战及竞争。当信义面对内部的挑战和外部的竞争时,又是如何化险为夷呢?
信义发展的简史
企业在经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危机在所难免,而如何解决危机,能化险为夷的企业,其抗风险的能力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制度,更需要有担当的人来主持工作。
每当信义面临危机时,除了杜效德的帮忙,更得益于信义的管理制度。信义是一家开明的公司。在信义建立之初,就表明了要兼听各核心员工的建议,信义有集思广益,察纳雅言的传统,这些传统来自信义汽配创立之初就定下了。由此,我不得不提信义老人和信义的起步。
说到信义的老人,想必业内的老人应该都听过他们的名字,甚至是熟悉,如杜效德、杜东升、杜学德、李俊福、张兴祥等。信义的前身为当时供销社的营业部,他们几个人由于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就一起以石棉器材和油田的钻井设备配件做起了公司。随后李俊福携资金入股,于1987年成立了信义集团,李俊福担任集团的第一任董事长。
信义集团成立后,也依靠油田做了一些原始积累。随着后续的发展,信义就将目光投向了更高端一些的产业。而当时正逢我国汽车行业兴起,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讲,汽车是一个“超级奢侈品”,不像现在这样,车子满地跑。1992年,杜效德等人设立了研发机构,请来著名摩擦材料专家巴遂中先生,研发起了摩擦材料。因此,信义汽配也就应运而生了。已过世的巴遂中先生曾获得摩擦材料行业终身成就奖,是行业最高的奖项。在信义搞研发期间,为信义培养出丁德顺,朱太庚,谢德山等科研骨干,这几位门生在信义后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
信义汽配成立后,以主机配套业务为主,在1994年就成功地与上海大众桑塔纳合作,给对方做配套。通过技术革新后,又给富康、天津一汽、红旗、日产尼桑做配套。可以说主机配套是信义的起步阶段。
从刚开始自由生长的民营企业到现在精耕细作的正规化企业,其过程的艰辛可窥见一斑。但多亏了杜效德在信义的几起几落之际,挺身而出,主持信义的一些重建工作。
2003年,信义虽在国内已经发展成初具规模及品牌优势的民营企业,但是实际上它还是一个很散乱的民营企业,管理各方面都不是很正规。当时杜效德了解后立即决定:信义要请“外援”。信义从TRW那边请了一个团队过来,带队的总经理叫吴听大。
吴听大在信义的发展史上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他把信义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思维等都做了深度的变革。为信义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今天,信义还在沿用他当时建立的各种管理体系、工作模式、思想指导等。吴听大在信义工作了近五年,而正是因为这五年,信义在2006年,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信义的实干技术专家丁德顺
2006年,对信义来讲是变革性发展的一年。这个变革性发展有二,一是拿下阿菲尼的一个大订单,出口到北美市场;二是成功配套配TRW。配套之前,TRW给信义做了一个很详细的培训,按照TRW的模板,对信义从上到下进行了三年多的项目开发和培训,直至成功配套TRW。同年,信义为了给奇瑞和天津一汽配套,成立了分公司青岛信义元。由王绍龙上一任的总经理丁德顺负责分公司的筹建和管理。丁德顺之前一直在信义负责科研所的工作,他调到青岛之后,由杜效德主持信义总部的工作。
2007年,信义在发展上遇到了瓶颈,又遇上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是低迷了一阵。幸运的是,在2009年出现了转机,当时的信义急需变革。在青岛信义元主持工厂筹建和发展的丁德顺,已经历练出了管理整个工厂生产的能力。回来后,他就开始逐步地对信义汽配进行改革。他是一个实干型的技术专家,因而不太擅长对外的企业宣传和交流。2009年后,信义主要做主机配套,埋头搞发展。信义汽配在他的带领下着重于“内功的修炼”。因此,信义汽配在2008年到2018年这个过程当中,主机业务、OE业务发展得非常迅速。同时,信义的出口业务也发展得非常好。
2017年中旬,信义为更好的发展,提拔了在主机配套有突出贡献的王绍龙担任信义汽配总经理一职。上任后的王绍龙马不停蹄地梳理信义汽配各项工作。现在,信义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梳理完成了,信义改了很多自认为不合理的地方。
如今,信义可以说已经蓄势待发了。
挺过几多风雨,信义的根基是什么?
开启了国内民营企业主机配套篇章的信义汽配,如今已是一个拥有1700员工的主机配套龙头企业,它的成长轨迹也正是中国汽配发展史的缩影。不被大风大雨打倒的大树,是因为它把根深深地在地层中,那么几经风雨,信义的根基又是什么呢?
王绍龙说,“信义是信义人的信义,并不是某几个人的信义。”信义有一千多号人,其中更多的是信义自己培养的核心基层的员工,这些人才是信义的基石,是信义稳固的根基。“现在我们新的管理层,几乎没有新人,全是信义老人。信义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整个团体的人才储备和它的培养机制。”信义最核心的是OE部门,而OE的经验并不掌握在几个人手中,它是由一个团队负责的。可能你认为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很很重要,但是当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离开团队后,后续立即会有相应的人员递补上来,“可以说,离了谁,这个团队都照常运转,所以人才储备才是信义屹立不倒的主要因素。”
据多年来的观察,信义汽配除了国际业务部的李颖部长外,信义的管理层几乎都是刚参加工作时就来了信义,见证并经历了信义的整个变化。“信义的技术、质量、生产这些部门的核心人员都在,如以前负责信义OE配方的周永刚,他还在信义,在支持信义整个配方的改进和创新。”王绍龙说,信义积累的技术是时间沉淀下来的“老物件”,“并不是某家企业花钱买一些先进的设备,然后找几个高水平的人,就能做起来的。这是一个企业的沉淀,是一个企业不可复制的深厚底子。”
祸兮福所倚。虽然信义几经屡次波动,又经历多次变革,但这些艰苦又将信义带往了更好的发展方向。信义人把信义作为一个平台,来展现实现自己的理想,因而信义是信义人的信义,同时也是这个国家的信义,包括信义人及当地政府都在共同去维护好信义。
“现在信义又到了一个时期,我们所有的人,目前留在信义的这些人都想让信义发展得更好,想让信义为社会创造一些更好的效益,大家在这上面获得了共同的认知。所以信义没有问题,它是一个整体的存在。虽然走了几个人,但我们在进行修整,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有新的创新,以符合现在新的形势发展。” 王绍龙说道,信义现在是等风来,等到风满之时便继续扬帆起航,“企业在某个阶段是具备先进性的,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它就要自我革新,需要变化。如果你不变化,就要被市场淘汰。另一方面,如果你企业内部没有这个机制可以进行变革,社会也会倒逼它进行变革。我认为信义目前就跟中国的发展形式是一样的,大家都在变革,都在改。那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模式可以永远领跑,只有紧跟时代的节奏不断地创新变革,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王绍龙补充道,在汽车后市场变革到来的当下,迈入“而立之年”的信义汽配在等待迎接新的挑战。
百尺竿头,将更进一步
纵观信义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94年给大众配套;二是在2003年做TRW配套项目;三是2005年吴听大对信义进行规范化管理。四是2009年到2017年期间,丁德顺对信义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配方研发等工作,因此信义在主机和出口市场有着飞速的增长。这四个阶段都为信义在2018年迈进新台阶夯实基础。的确,在摩擦行业主机配套这方面,信义有自己的硬气。当同行游走在主机配套边缘时,信义汽配在主机配套和OE方面实现10年连续的增长,这为今后的发展积攒了足够的能量。
众所周知,在摩擦行业主机配套这方面,信义有自己的硬气。当同行业竞争对手还挣扎在主机配套边缘时,信义已实现连续10年的增长,这是对股东负责、对公司未来负责的表现,更为今后的发展积攒了足够的能量。“并不是因为信义幸运,而是我们这些年积累起来的主机配套能力的优势,在为增长保驾护航。”王绍龙表示,“现在新的形势、新的发展,我认为要把这个事情做好,让信义再上一个台阶。我在之前的工作中做了很多这样的积累和准备,我在OE部门主持工作时做了很多战略部署,我们是自主第一家在黄山设立基地的企业,我们这几年在合资品牌有了新的项目开展,例如:大众、福特、通用、标致等。又遇上现今万亿规模的后市场,我们又在欧洲、北美这种市场上的把握的机遇。信义接下来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
王绍龙坚持,在任何时代,信义也不能丢失研发好产品的能力和本质。“为社会研发高品质的刹车片是信义的经营之本、发展基石、盈利之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品质到品牌的道路,以主机配套优势保障信义的整体经营能力,同时主动地去维护并制定规则,重建后市场的秩序,用专业的角度、专业的手段、专业的理论、专业的知识,去指导整个后市场的发展。”
“特别是在后市场,我们信义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发现我们擅长的还是做产品。”王绍龙感慨道,“在汽后市场那我们就需要干什么?就像合伙人制度一样,把我们的产品贡献出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提供差异化的选择。让经销商,一些新模式运营商和后市场的运作商,来跟我们信义谈合作。我们可以给大家建立新的品牌,给品牌独立运营授权,也可以用信义的品牌进行双品牌运作。我们最终是想让大家一起获益,获得一个专业的产品,一个有品质保障的产品。我们有很多安全、环保的产品,因为信义很早就在北美市场做无铜配方了,而且信义是最早做的,目前技术也非常成熟,一个月有几十万套卖到北美。”此外,信义有制动性能非常好的高端陶瓷配方,其OE市场也应用了非常多的陶瓷配方。“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比如EPP卡钳的产品。EPP卡钳,目前国内很少有厂家能做得了这种摩擦片,因为它的特殊要求,一般的工厂是做不了的,只有像我们信义这种跟着主机厂的才能做到。”
王绍龙与记者介绍了很多他们公司的产品,而在聊天过程中,他更是清晰地意识到,真正的改变意味着彻底改变自己的经营思维,以给客户良好的体验。如果不是彻底的转变,那么这种改变的力量或许不足以实现信义在后市场应当承担的责任。
“信义人、研发、团队、学习是未来的核心能力”,王绍龙喜欢这么说,也喜欢这么与做。在他的眼里,信义也是一家科研公司,没有科研,信义不会占领国内主机配套市场那么高的份额。而在拥抱万亿后市场的大好时代中,是王绍龙要带领信义汽配新的管理层去攻克或重拾信义早期在汽后市场中的品牌担当。
信义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王绍龙认为,开放、创新、共享是关键词。
或者,未来并不在远方,它就在每天的变化中,而信义要做的就是更早地看到它们并且快速应对以引领摩擦行业的变化